撰文:詹智仁 Jason攝影:詹智仁 Jason延續8月26日於經濟部首度發表全台首輛,串聯國內上下游產業、自研自製的MIT自駕電動小型巴士「WinBus」之熱潮,近日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以下稱ARTC、車輛中心)於鹿港彰濱工業區舉辦「WinBus自駕小巴 足鹿彰濱」體驗會。
WinBus未來將會在熙來攘往的觀光地區實際道路上運行,因此在正式營運前,首先開放讓車輛產業夥伴與媒體搭乘體驗這輛外型美感及先進科技系統兼具的智慧交通新工具。WinBus首航體驗從車輛中心出發到台灣玻璃博物館,單程2.2公里,途經多種路段並模擬前方車輛減速與行人衝出等突發狀況,讓參與嘉賓與媒體深入體驗車輛中心自駕車技術發展之成績。
目前經濟部已規劃於109年推動「自駕車實證運行計畫」,以上路運行為目標,服務驗證及商業驗證為主軸,透過結合地方政府需求,由業者領軍、法人為輔,發展創新運行服務模式,加速推動自駕車產業發展,協助業者建立自駕車服務解決方案,甚至拓展至海外市場。
車輛中心一舉整合推出完整的自駕技術與創新營運服務,不僅是集結國內車輛上下游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等20家以上廠商群策群力打造而出,更是達到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對自駕車定義的Level 4等級,在固定或封閉式場域內,車輛無須人為介入,可以完成所有駕駛和環境監測功能。
WinBus會以乘載人數15人(9座位+6站位)的小巴概念設計,主要原因是,較小體型可以應付大巴無法穿梭的偏鄉小道,或是面對離峰時間的承載需求,若遇到尖峰時間,也可透過自動跟隨方式三輛一起出發,具有高度變化彈性優勢。而目前車輛中心也積極規劃未來展示與試營運點,期待可在沙盒條例通過,拿到全台第一張由經濟部發出的自駕車車牌,將WinBus迅速導入民眾生活。
實際試乘約莫10分鐘的感受部份,WinBus在控制"電門"加速相當緩和,坐在車內整體來說相當平穩,而且除了上方冷氣運轉聲響外,幾乎聽不到任何馬達或輪胎滾動噪音,有點像是待在較小又較慢的捷運車廂中,只是前後方視野位置較高,因此可能需要站立時才能看到前後方路況,這肯定是"自動"駕駛車才會有的設計。
只是面對減速或煞車時 ,WinBus作動就顯得較不成熟,除了煞車時有如像是ABS的聲響之外,踩踏線性程度也不如一般駕駛者,再者其實目前WinBus無論遇到人、車、等任何前方障礙物時,唯一解決方式就是"煞車",還無法進行迴避之類動作,而且初期上路測試階段,感測器靈敏度與物體辨識資料庫還在調整與學習情況下,在試乘期間就有發生遇到路邊雜草就自動緊急煞車的情況,這對於站立的乘客與後車來說反而增加危險性。
因此這回試乘儘管是一般道路,但為了安全起見,WinBus前後皆有車輛護航,同時行經路段也幾乎是半交管狀態。若你說為何系統還沒成熟就急著上路?其實原因很簡單,儘管在上路前已經藉由電腦模擬過99%道路情況,但總會有剩下的1%是未預期的(例如此次遇到雜草就急煞),所以還須經過實際路試才能蒐集更多資料並改進。
目前WinBus規劃於年底展開實驗運行,初期來往鹿港天后宮與彰濱工業區等觀光工廠,若一切順利將會逐步推廣至全台各地開始服務。而現款WinBus續航里程約70公里左右,並可透過320V進行快速充電,未來也將納入無線充電功能,且從ARTC的技術能量與資源彙整能力,才短短兩年期間自動駕駛車輛就從遊園車e-golf變成小型巴士,這進步速度,相信我們很快就能看到自動駕駛車輛在台灣街頭趴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