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至兼 Chien
攝影:郭正浩 Marco
面對市場中的對手個個「身懷絕技」,早已練就一身「武林絕學」的HONDA CR-V,在具備降龍十八掌、太極神功、六脈神劍等後雖稱霸車壇,但為了保住盟主地位這回又藉由小改款練成獨孤九劍,使得CR-V的戰力升級,當然也激起我嘗試小改款CR-V功力的好奇心。 







或許是過去的印象太差,以及技術上的問題,導致我個人對於對經濟性有幫助的CVT一直沒有好感過,倒是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CVT已調校得頗有傳統自排變速箱的感覺,大約120km/h、4,000rpm之內都很有感,但再加速後過了這個速域CVT慣有的「拖」就略為明顯,不過接受度還在可容許範圍內,當然在降檔後的在加速力道不弱,可以輕鬆應付高速的超車動作;可惜的是110km/h後風切聲啟動,引擎在再加速與高速運轉時聲浪略為大些,如果能在靜肅性多下些功夫,對CR-V動態表現肯定能加不少分。
這幾年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捨棄最經典的「前後雙A臂」改走「前麥弗遜、後多連桿」懸吊結構,的確在舒適性有了顯著進步,這也完全滿足大多數買家的需求,畢竟真正追求操控者數量有限,縱使CR-V為前驅設定但轉向還算精準,循跡性仍不失水準,過彎表現趨近中性,可以說仍保留既有的操控又獲得乘坐舒適路感,且還能在閃避危險應付突如其來的意外當下,足以靠「本質」來化險為夷,只能說CR-V並不因產品屬性而降低「本田魂」。配置235/60R18輪胎於濕滑路面的抓地力與排水性,但從地面回傳至車艙的噪音稍嫌大些,畢竟想多點操控安全就得犧牲靜肅性,此乃無法抗拒的物理特性。 




僅為拍照示範用請勿模仿與駕駛人和乘員最密不可分的車艙,並沒有進行大幅度詮釋,仍維持木紋飾板與黑色皮革的鋪陳,隨著電子化整合技術進步,功能面板和按鍵越來越少,多集中在中控台上的七吋觸控螢幕,當然方向盤亦有不少控制鍵,也就是說一切都輕鬆掌控中。正因為用料材質更講究且質感明顯升級,使得座艙鋪陳頗有高級車的觸感和視覺享受。乘坐空間本來就是CR-V的強項,行李廂置物機能性隨著座椅和隔板可進行多重變化,正常狀態下擺入兩套全尺寸高爾夫球具絕對沒問題,電動尾門除了觸控也可新增腳感應操作,便利性可是完全升級。後座空調出風口、雙USB充電座、三模式中扶手置物空間、無線充電座乃至四向可調電動前乘客座和PSS駐車雷達等,都可感受到原廠的小貼心。 






小改款,這已是汽車界不變的定律,除了增加產品的新鮮度,也順勢新增更貼切的配備,當然也針對弱項作改進,因此被廠商養大胃口的消費者,對於改變幅度不大的車款往往會酸到爆,認為廠商沒有誠意,小改款的幅度變動大,其實是代表產品在初期規劃背離市場;然而本身體質已經相當優異的CR-V,這次導入更多貼心的配備,無疑是替產品加分,再者重新調整車系編成,並打出全車系標配「HONDA SENSING」,讓消費者得以在百萬內預算便可入手,因此可以想見,接下來CR-V將仍能在同級SUV領域中持續獲得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