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之外


都會Hybrid雙動力新選擇,KLEVER電動輔助自行車輕體驗  

TEXT:蔡至兼 Chien

記得許多年前到日本出差,就經常看到電動輔助自行車到處穿梭,甚至還能輕鬆地爬坡,當時的我可是心生羨慕,而且希望有天能在台北市騎著電動輔助自行車到處跑,如今多年後終於有機會接觸,而且還是出自一家成立八年、卻早在歐洲紅透半邊天的本土品牌KLEVER。

長久以來在日本相當受歡迎的電動輔助自行車(此電動自行車非來自中國的版本,而是貨真價實的自行車,而馬達只擔任輔助非主要動力來源),主要是獲得菜籃族媽媽與通勤族的青睞,而歐洲則在近15年來快速發展,更衍生出運動時尚與休閒車款,身為自行車王國的台灣自然不會在這個領域缺席,其中由KYMCO轉投資的光聯輕電,更以KLEVER品牌先在歐洲大放異彩後轉營台灣市場。不過目前無論是哪種品牌,電動輔助自行車仍屬於高單價商品,因此未能如一般自行車那樣普及,但至少是屬於有商機和需求的產品,畢竟台灣都會區仍有不少人有這方面的需求。

對我來說電動輔助自行車可算是另類Hybrid-人力加電力,不過既然加了輔助二字,那還是需要靠人力踩踏板才能產生額外動力。雖然在試乘會中KLEVER準備了X Commuter、B與Q三款機種,但我卻選擇了X Commuter,一來是外形比較帥汽,二來是我習慣於越野自行車的騎乘姿勢,所以當我跨上X Commuter後一切都相當熟悉,只差左邊把手多了輔助力道選擇面板與加速推進功能鍵而已。基本上電動輔助自行車與一般自行車相同,但因多了馬達輔助踩了踏板會感覺後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向前推,所以出騎乘時會有點不習慣,踩踏施力都必須重新適應,不過正因為有了輔助力,騎乘時卻更為輕鬆尤其碰到上坡路段也不會氣喘如牛有踩到腿軟,但要注意的是,上坡前就必須先將輔助力設定好,否則力量可是出不來。此外,原地迴轉時也需要小心力道切記要抓好,否則會被突如其來的後推力給嚇著。由於騎乘時更為輕鬆,電動輔助自行車頗適合通勤或者短程購物之用,但動輒20kg的車體倘若要牽移搬運恐怕會是一種負擔,但就當作練身體也不錯。

雖說X Commuter前方採用鋁合金硬叉,理論上避震效果與舒適性略差,但實際騎乘後發現並沒有太過明顯差別,或許是配製27.5×2.4的寬胎以及將近26kg的車重,加上我的體重後產生近百公斤總重,騎經崎嶇路面或紅磚人行道時震動並沒有想像中大,且20-25km/h左右速度下整體相當沉穩,比起輕量化的越野自行車更好騎。此外,X Commuter配置了一個2.2吋LCD顯示幕,除了能選擇輔助力道,也會提供速度、電量、可行駛里程及已騎乘里程,如果你是數字科技狂,也可透過藍牙連線與手機連結,這點就頗有機車的味道在。

目前KLEVER在台灣銷售的機種共有X Commuter、X Raw、S、B、Q、Q Lite六種車型,外觀造型是走極為簡約的風格,尤其有多款是委託Monk Design設計工作室創辦人Adriana Monk操刀(曾設計ROLLS ROYCE、LINCOLN內裝,並曾任JAGUAR/LAND ROVER首席設計師),基於整體性考量將不少線組隱藏於車架中,而制動性則全面配置前後碟煞,價格從4.2萬到9.8萬不等,馬達輸出功率礙於規限制則僅有250W和350W兩種選擇,輔助扭力是25.5Nm、38Nm與45Nm三種設定,鋰電池則共有300Wh、360Wh、570Wh三種規格,在經過2.1-3.7小時的充電後可達90%電量,滿電時續航力依照電池與騎乘使用的差異從30-110km不等,如果與日本品牌相比,其規格配備表現都大同小異,但至少造型設計就相當的歐化,這應該也算是KLEVER的特點吧!

就台灣都會區的通勤移動環境,雖然電動輔助自行車是不錯的選擇,既可以運動又兼顧環保,然而路上三寶橫行,且空氣汙染嚴重與道路品質設計不佳,如此處處暗藏危機的環境確實對自行車騎士不甚友善,不過若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價格能更為親民些,相信必能讓消費者敞開雙手接受。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