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驪歌高唱的時節,許多即將踏入社會的準畢業生們正思索著人生下一步。看似光鮮亮麗的汽車產業工作內容究竟是如何,又該做什麼準備才能獲得進入車廠的敲門磚呢?鏈車網全新企劃職人相談所,讓這些身經百戰車壇老將現身說法,職場生存心法無私大公開。「三十年前真是很美好的時代,那時候大學畢業那需要找工作,都是工作找人」。服務和泰汽車即將邁入第三十個年頭的劉松山協理這樣說。由於大學唸的是公行系,班上多數人都去考公務員了,當時我也很幸運在畢業前經由系上教授介紹,到青輔會當了快兩年的編審。那怕是約聘,能進公部門是當今許多人畢業後就業第一志願。不過年輕的劉松山總覺得自己心中還有夢,應該去看看更廣闊的天空。因此即便家中很多親戚都是公務員,要劉松山不要衝動多想想,但他還是決定離開舒適圈,投入另一個完全陌生的產業。


邏輯推理與組織能力為什麼這麼重要,劉松山回憶起年輕時主辦豐田古典音樂會所發生的事件。當時巡迴世界演出的豐田古典樂團要到台灣表演,卻在當天早上發現樂團指揮沒有申請簽證(早期日人來台還是需要簽證)。此時整個小組如熱鍋上螞蟻亂成一團,找不到方向。
劉松山記得有位日籍的松岡室長,立刻叫大家冷靜下來,並安撫大家情緒,以平穩的語氣跟大家說現在這件事由他全權負責,請大家不要驚慌。同一時間請同仁透過所有關係,找認識的旅行社、外交單位去詢問簽證事宜的處理方法。分派完工作後,要求所有組員兩個小時回報進度一次,做任務追蹤。最後在各方協調斡旋下,和泰以企業擔保的狀態讓指揮順利登台演出,有驚無險完成這次任務。劉松山說,汽車雖然是傳統產業,但涵蓋的範圍很廣,有生產、行銷、公關與人力資源等等,因此他認為年輕人要投入汽車產業在態度上應該要懷抱熱情、勇於創新、團隊合作與持續學習。同時如同念研究所一樣,要了解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並在該領域持續的精進與學習。因此除了畢業生之外,劉松山也很建議在學學生多去參加「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等活動,這些比賽就如同一次模擬面試,除了培養自身簡報能力外,這項經驗對未來求職也是很漂亮的加分題。現在的和泰已經從過去日系汽車銷售販賣的汽車產業跨足到生產、租賃、保險等各項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從事人材培養與人力資源開發多年的劉松山大方分享這些年累積下來的職場心得。他的座右銘是「做最壞的打算 做最好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