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是新汽車文化與科技研發重鎮,也是Tesla、Rivian電動車的發源地,然而造成此一特色的原因,在於加州天氣晴朗、幅員遼闊、舒適宜人,住宅、商辦、遊樂區大幅向四周發展與擴張但人口眾多,因此都會區並沒有像紐約那樣呈現高樓林立的盛況,但是「去哪都要開車」成為日常,汽車文化在此發揚光大毫無意外,因此「轉型電動車」當然也會在加州先發酵,不只是電動車普及率居美國之冠,目前充電槍數量高於加油槍也是一個優良範例。此一消息來自州長Gavin Newsom加文紐森的辦公室,加州目前的電動車充電槍數量比加油槍多出48%。加州能源委員會(CEC)表示:該地區目前約有12萬隻加油槍,但公共和私人設立的共享充電槍數量則是高達約17.8萬隻。但這仍不足以支撐未來五年的電動車發展,且電動車用戶的充電習慣也沒有受到很大的改變,這需要解釋一番。

加油與充電的體驗與習慣有很大的不同,這與充電系統的發展也有關係,目前加州雖有為數眾多的充電槍,但91%都是速度較慢的2 級充電系統,僅有1.7萬隻是DC直流快速充電系統,基本上DC快充僅是較為接近加油槍的能源補充體驗,但目前在充電時間上還是顯得略久,且1.7萬隻的數量仍顯不足夠,一來充電時間長、二來充電頻率高,所以加州電動車用戶大多習慣於「在自家充電」,在外充電的頻率相對低,事實上並非加州是如此,美國多數電動車使用者也都是如此。然而加州致力改變這個事實,否則電動車就只能在住家周邊移動,不適合旅行與遠距離出行,因此2024年加州的充電槍數量幾乎是以倍數方式成長,企圖提振2024年初的電動車銷售量嚴重下滑問題,目前加州電動新車銷售佔比高達約25%。當美國川普總統試圖以種種方式打壓、或說是「放生」電動車的發展,包括取消聯邦優惠補助,刪減公共充電資金,但加州正在製定一項14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擴大電動車充電和氫燃料補充的便利性,同時致力於提高充電器的可靠性,並加速充電器安裝許可效率。

加州之所以這麼拼命,其中一大因素是為了降低空污問題,畢竟加州的車輛數目與密度相當驚人,廢氣排放問題相對高很多,加上該地區不常下雨,間接加劇空污問題,因此加州擁有更嚴苛的汽車廢氣排放標準,並大力推展純電動車。加州還將要求2030年68%的新車銷售比例,必須是零碳排純電車款或氫燃料動力,2035年將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款。相信川普政府很快就會透過法庭或立法對此提出質疑,但加州長期以來皆有權利制定更嚴格的排放規則,其他十幾個州也紛紛效仿,並非全美國都支持川普的政策。然而加州政府其實沒有提到其相關配套策略,那就是盡情地讓油價飆漲、稅金隨時都會調漲!加州的油價相對高,平均一公升汽油大約是台幣40元,偏遠地區的油價更貴,且浮動率相對大。如果是在民生物價相對高的紐約,油價也不過是台幣31元/公升左右,顯然加州的油價確實抑制了燃油車的數量,畢竟充電比加油划算多了,而且電動車還可以優先行駛國道內側快速通行道,並享有相關停車優惠。因此在加州,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不開電動車,除了中古價格奇低...而且是低得離譜...(https://www.lian-car.com/articles/read/395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