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事


「華創」轉身變「鴻華」9月1日啟動,鴻海、裕隆再創新局?  

撰文:蔡至兼 Chien

掏出將近新台幣80億元與裕隆旗下華創車電共組新公司的鴻海,外界對於這家充滿神秘感的新公司都相當好奇,尤其從今年二月至今都沒有任何消息,甚至成立的時間也一延再延,如今已確定新公司名稱為「鴻華」(後頭為精密車電或者科技車電現階段仍未明),9月1日起正式營運,至於鴻海、鴻華、LUXGEN、裕隆四方之間的合作模式是什麼,將會是頗受矚目的焦點。

歷經認賠與大張旗鼓整頓的裕隆集團,華創車電可是拖累財務的最燒錢事業體,基於需求出手相救的鴻海,雖然兩造共組新公司鴻華,但實際上一個出錢一個出力,鴻海又是拿出現金佔有51%的大股東,華創車電則是以技術和人才對價的49%股東,這樣的「合作」模式縱使不說穿,明眼人也知道這等同於華創已是屬於鴻海所有,就連MBU在內等相關底盤平台等,也全部都是鴻海的資產,這對裕隆集團而言等同甩掉燙手山竽,鴻海則有進軍車電的本錢,無論裕隆或者鴻海都是雙贏局面。

但對岌岌可危的LUXGEN呢?將不再像過去成為華創的「提款機」,任由因華創高層錯誤決定而多花冤枉錢,簡單來說未來LUXGEN與鴻華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單純,僅是「客戶」和「廠商」的業務往來,而沒有高層「球員兼裁判」的問題,因此接下來的商業模式,推測應該是LUXGEN將規格與要望開給鴻華,鴻華便依照LUXGEN的要求進行開發,無法再給予任何「多餘」、「不切實際」的意見,而且有個「成本掛帥」的「富爸爸」鴻海守著,自然無法像過去產生太多「不必要的費用」,舉例來說,光想在LUXGEN U6上裝個面紙盒,勢必會遭到鴻海高層諸多提問,怎麼可能再任其亂搞。

接下來鴻華的營運為何?LUXGEN是否會因此而斷炊?根據了解未來鴻海、鴻華、裕隆與LUXGEN四者間有著相當微妙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LUXGEN委託鴻華進行車輛開發,再由鴻海交給裕隆生產,之後掛上LUXGEN廠徽並交由該品牌通路銷售,中間利潤怎麼分配那是裕隆與鴻海之間的協議,目前尚沒有任何訊息,但若以過去NISSAN或者LUXGEN付給裕隆的生產費用來推測,每輛車代工費應該在新台幣數萬元不等,因此屬於鴻海資產的MBU,未來的售價勢必也將包含這筆付給裕隆的費用(其實所有的LUXGEN與NISSAN國產車都含這筆代工費),而LUXGEN每賣一輛車是否由鴻海抽比例?或者是以買斷進行?現在也都沒有一個譜,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華創董事長陳國榮的提案都為鴻海打槍,至今一直沒有具體方案,這也是鴻華營運時間一再延遲的主因」,不過9月1日正式營運後,第一個作品應該是華創時代「早已準備好」的跨界跑旅LUXGEN MBU,不過動力仍為一開始的汽油渦輪增壓引擎,電動車恐怕要等到鴻華啟動後才進行。而MBU的發表則需等到2021年之後才有譜。

但這與郭台銘的汽車夢又有什麼關係?其實郭台銘從頭到尾就沒有要玩汽車品牌,鴻海的期望應該是打入車電Tier1一級供應鏈,一旦進入Tier1那情況可就完全改觀,零件或系統就如同BOSCH、Continental、ZF般直接打出FOXCONN品牌,只要相關且共用的零組件便可進軍車界,無論是合作的FCA或者FCA背後的PSA,只要做出口碑後必能獲得如雙B、VW集團乃至中國汽車品牌青睞,規模之大絕對強過目前的蘋果,只是雙B、VW等的供應生態鏈早已成形,除非能有創世驚人之舉,否則想打進去肯定有一定的難度,要如何打、怎麼打,也正是鴻海交給鴻華的最大課題:打造出電動車相關平台。

然而鴻海進入汽車產業並非沒有任何風險,也沒有想像來得簡單,畢竟一輛車是由數萬個零件組成,現在又採模組化,雖然電動車所需用到的零件比燃油汽車少,但封裝模組裡頭一大堆的小零件,萬一車輛有了瑕疵必須進行召回,所需付出的成本可就遠大過手機;再者現在無論哪個品牌,車輛召回比例都相當高,雖說已經成為一種「病態般」的常態,一個不小心都會出問題,這點勢必為未來華創乃至鴻華所必須多下點功夫。

此外,據傳鴻海也向先前從華創離職的高層招手(離職原因似乎和董事長陳國榮不合有關),希望能替鴻華持續賣命,只是這項傳聞是否屬實現仍在查證中,當然可能性也不低,畢竟換了主事者腦袋、思維全都換,「務實取代虛華」才是這先群抱有理想者的「造車理念」,一旦是鴻海主事,相信一切都回歸實際面,只是雙方面的磨合肯定需要時間,但時間有限,晚了,恐怕會失去搭乘「電動車趨勢」的機會,所以可以想見雙方的蜜月期應該不會太長,直接就要進入戰鬥位置。

其實鴻華的誕生,對裕隆與鴻海來說都可創造雙贏的局面,前者無須承受龐大的壓力,後者則能盡快進入電動車與車電領域,只是後續如何發展,就有待接下來的持續觀察。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