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車壇最夯的技術莫過於自動駕駛,全球各國各相關企業無一不用全心全力投入。但面對隨時可能出現在你我周圍的自動駕駛,你真的準備好了嗎?關於自動駕駛,你又懂多少?
首先要說的是,斯斯有兩種,而自動駕駛有五種。自動駕駛根據涉入車輛的程度不同,目前(暫)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做了一個從0~5的五級分類。
等級0:駕駛需自行控制控制車輛,車輛本身僅提供警示警報等功能。
等級1:車輛上各別裝置在特定情況下會介入車輛操作,如ESP、ABS等。
等級2:車輛上各別裝置能提供較長時間且較大程度的介入,如ACC主動式巡航、車道保持等。
等級3:在特定環境下提供較長時間的自動駕駛,但系統處於隨時解除的狀態,駕駛人需隨時準備控制車輛。
等級4:在環境支持的情況下可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車輛可自行執行車道變換、加減速、轉彎等複雜動作,且系統退出前需提供駕駛足夠寬裕之準備時間。
等級5:系統可在任何路況與任何環境下提供自動駕駛,已可稱為無人駕駛,車內不需要人員,系統自行決定任何車輛控制,車輛甚至不需要方向盤、油門/煞車踏板。
從以上的分類可以發現,目前絕大多數車輛都屬於等級0或等級1的"自動駕駛"。當然這樣的情況還不能稱為自動駕駛,而在部分新車上,已提供到等級3的自動駕駛配備。至於等級4的部分,目前市售車中應只有TESLA有提供。
等級5?市售車目前沒有...
以移動載體來說,要達到等級5其實已經不難,真正的難處在於這移動載體如何跟周遭環境配合並做到實時監控,同時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法律規定目前各國不同,我們在此不多做敘述,但你有沒有發現,前文我用的名詞是"移動載體"。因為到了等級5的自動駕駛之時,該乘載人員的"物體"已經不需要再是傳統意義上任定的"車",在少掉提供駕駛員控制車輛所必需的元件之後(如方向盤),車輛設計可以更加開放。
而2005年成立的TARC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也在第12屆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上展出了一輛名為"E-GOLF"、符合等級5的自動(無人)駕駛載體。
雖然看起來似乎就是一輛大家熟悉的高爾夫球車,但誠如前文所述,此高爾夫球車只是一個乘載技術的平台,不需要在意它是一輛高爾夫球車還是一輛Golf還是一輛法拉利。
言歸正傳,此輛E-GOLF的技術組成架構包含3D感測系統、攝影機、人機介面、超音波雷達、GPS協同式定位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電控底盤模組、無線充電模組與車輛決策系統等。
其中除了3D感測系統是從國外導入之外,其餘技術元件均由台灣自主開發,整合後已可提供包含自動取車、車道跟隨、主動煞車、自動轉彎等符合"無人駕駛"需求的相關功能。
根據我們的現場體驗,雖然為了演示功能而讓行進速度很慢,但所有自動駕駛車上應該要具備的功能,該輛E-GOLF上都已經完備,而且演示多次都相當順暢及正確,未見任何失誤出現。
而E-GOLF有一點比較特別的是提供了無線充電功能。大家都知道純電車在推廣上的最大問題便是充電環境,假設能夠無線充電、換言之車輛隨時(或者說經常)都保持在充電狀態,自然能夠提供最大的使用里程數。但以現今科技來說,無線充電仍需配合無線充電基座,相對也限制了使用區域。
整體而言,這輛由TARC推出的E-GOLF,顯見台灣在自動(無人)駕駛上已經有了足夠的技術整合能力,而此類的低乘載量無人駕駛載具以功能性來看,相當適合展場接駁、遊園導覽、短程通勤等用途,如對岸的廣州市已經在廣州白云機場使用無人駕駛車做為VIP客戶的接駁車。
在硬體面已經具備足夠水準的同時,包含法律、社會推廣等軟體面能否跟上,將會是無人駕駛能否真正進入我們生活環境的最大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