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知


坐上自動駕駛的車,會讓你更容易暈車嗎?  

撰文:郭正浩 Marco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暈車的經驗,而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屬於易暈車族群,而女性比男性容易暈車、兒童比成年人容易暈車、乘客比駕駛容易暈車。

那到底為什麼會暈車?簡單說就是身體的各項感知元件(例如眼睛、耳朵)其所感知到的訊號不協調,導致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現象,這樣的情況可能出現在任何載具上,包含船、飛機、雲霄飛車、甚至是馬。而在汽車上,通常是因為乘客無法預先知道車輛動態反應,而在車輛加減速或過彎時,在身體感受到晃動時大腦無法同步跟上所導致。換句話說,若乘客非常容易出現暈車狀況,表示駕駛的駕駛行為太過劇烈,要擔負一些基本責任。

但倘若今天是自動駕駛的車呢?自動駕駛技術是能讓車內乘員免除暈車之苦,又或是更容易讓車內乘員暈車呢?

根據多家實驗室的研究調查顯示,自動駕駛車輛更容易讓人暈車,大家回想一下ACC跟車時的自動煞停與重新加速,是不是通常都相當突兀?事實上以現今技術來看,自動駕駛的車輛確實更容易營造出不舒適的感覺,而多數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企業認為,想要降低乘客暈車機率,一是減少車輛晃動、二是讓乘客的視覺(或者說大腦)能夠跟上車輛運動方式,畢竟多數人在搭乘自動駕駛車輛時,多半會選擇看手機或是看書,這更容易造成暈車現象。

例如Waymo便打算讓自動駕駛選擇較為平緩、車輛較少的行駛路線(即便行駛里程更長),還打算在車上設置提醒系統,三不五時便提醒乘客看看窗外流逝的景象。

聽起來完全治標不治本。

同樣大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UBER,目前打算利用AR技術,在車內投影出與車外相似的流動景色,讓乘客可以捕捉到動態視覺,減少暈車可能;密西根大學運輸研究所更已經研發出一個AR眼鏡,使用者戴上後,就能看到幾乎是全即時的車外景象。同概念的還有APPLE,他們打算讓乘員坐在一個完全沒有車窗的自動駕駛車內,車內將利用VR技術投影車外動態,而由於是採用VR虛擬顯示,因此乘員也可以自由選擇想要觀看到的景象,意即你可以選擇自己正在日本東京街頭通勤、或是美國舊金山。

而VW汽車使用的方式比較簡單,他們目前打算在車內架設LED燈板,讓燈板顯示車輛即將可能的動態行為,使乘客能有心理準備。此外他們也打算使用動態座椅,能夠反向運動來消除車輛動態G力,有點類似賓士的氣壓座椅技術。

很有趣的,在自動駕駛準備正式上路之時,讓車輛可以“自動駕駛”,看起來似乎變成一件最簡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