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與生活


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罷工不過是勞方爭權益而已!  

TEXT:蔡至兼 Chien

華航機師於農曆春節集體大規模罷工,導致受影響的民眾怨聲載道,但其中不乏資方刻意操作,不論如何終於安然落幕,然而放眼全球尤其歐美,罷工可是習以為常,畢竟這是一種勞資雙方的拉鋸戰,姑且不論誰對誰錯,身為勞工本來就應該爭取自身權益,但你知道嗎?其實汽車業這幾年也常有罷工發生,只是多在國外因此無關國人痛癢…。

放眼全球車廠罷工也相當頻繁,2010年5月17日中國廣東HONDA零部件製造公司,數百名工人因不滿工資過低發動罷工。2013年因南非汽車零組件工人不滿薪資問題,進行長達四週的罷工行動,讓FORD、TOYOTA、NISSAN與BMW等損失數萬輛新車生產,就連當地釀酒廠SABMiller、鉑金生產廠商Anglo American Platinum Ltd.也面臨罷工事件。2017年7月全第五大車廠HYUNDAI與旗下的KIA以罷工施壓管理階層接受工會的調薪方案。2017年9月GM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CAMI廠罷工,主要訴求是希望生產CHEVROLET Equinox來增加產能和保工作。2018年8月印度YAMAHA、ROYAL ENFIELD以及MYOUNG SHIN(HYUNDAI零件製造商),為了薪資調漲及恢復期望組成工會而被開除的工人回到原本工作崗位上。2018年M.BENZ、PORSCHE、AUDI、BMW、MAN、FORD空中巴士、西門子、DEERE等超過260家企業、20萬名勞工進行大罷工,主要訴求在於薪資和工作時間。2019年1月匈牙利AUDI員工因薪資協商漲幅未達工會要求罷工長達一週。這些案例多屬於薪資問題而產生的罷工行為,說實在對社會並沒有造成太大傷害,損失的就是企業本身。

而台灣最大規模也是第一次的汽車業罷工,就是2011年代理日本SUZUKI的太子汽車,因為積欠員工長達九個月的薪資,導致工會宣布全台各營業據點無限期罷工,而件事情的起因全在於資方的貪婪。話說1965年由許勝發所成立的太子汽車,是以改裝商用車取得日本小松堆高機起家,爾後替NISSAN代工生產商用車,並於1989年和SUZUKI合作,甚至還跨足金融業於1991年成立萬泰銀行,2007年受到雙卡風暴與泡沫經濟影響,加上掏空轉投資的萬泰銀行啷噹入獄,並從2008年起積欠員工薪資,然而欠薪不說還在2009年改與中國奇瑞汽車合作,試圖挖東牆補西牆,導致SUZUKI不再供應零組件,最終爆發2011年10月11日上百名員工聚集在總部大樓前抗議積欠員工薪資,總計從2008年到2012年五年間共計欠薪高達新台幣7.6億元。

基本上這場罷工事件並沒有引起社會太大關注,主要是當時的網際網路未如現在發達,資訊傳達無法透明化與迅速,再者此乃企業本身的問題,與一般民眾沒有切身關係,所以除了車主以外並沒有引起共鳴;而企業主則是兩手一攤鞠躬道歉即可,留下龐大的債務或者捲款、脫產者大有人在,苦了還是被積欠大筆薪資的員工。當然太子汽車的罷工事件並非對薪資或者工時上的不滿,而是追討資方所積欠的薪資,出發點可是與其他罷工事件大不相同。

從觀察中發現,罷工在西方就好像家常便飯,舉凡服務業、運輸業、地鐵、軍公教、學生、私人企業、車廠、警察、機場、營建業、礦業等,幾乎各行各業都有罷工行為發生,畢竟在西方罷工是勞動者表達和保護自身權益的一種手段,是社會、經濟矛盾衝突的一種形式。在台灣大家總認為是不可原諒,但西方人卻對將這件事視「理所當然」,甚至早就習以為常早已見怪不怪。話說在台灣為何罷工無法引起社會共鳴,罷工者為何往往是罪大惡極?很簡單,就因為大家都將罷工行為視為「員工死要錢」的一種手段,卻鮮少有人去探討員工冒著丟飯碗的風險要去罷工的主因,其實企業本身的問題非常大,尤其是墨守成規的陋習、冗員多、將員工當廉價品、以一堆理由不予調薪等,才會導致員工的不滿,試問如果是幸福企業、沒有積欠員工薪資,哪有人吃飽這麼閒跑去罷工?應該沒有人會這麼傻吧!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