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18日宣布,將對進口車徵收約25%的關稅(之前為2.5%),最快將於4月2日開始實施。當然,不只是進口車而已,川普也放話其他像是鋼鐵和鋁料等造車之必須材料,同樣也要課徵25%的關稅,不用說,如果真的這樣一意孤行的話,未來美國汽車市場不管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都不可能再享有「低價格」優勢,這勢必引爆一連串的漲價風暴,讓美國經濟更加蕭條。事實上目前的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已明顯惡化,家庭貸款與負債指數已達到新高點,這也可以從美國2萬美金廉價汽車熱銷的情況看出個端倪,意思就是美國人民基層經濟狀況相當不樂觀,但川普的新經濟策略,似乎又再次打擊了這些口袋空空但帳單滿滿的基層消費者。即便川普一連串激進的經濟策略與烏俄戰爭停火發言已經引發眾怒,然而就川普的習性來說並不會在意一時的輿論,因為其策略幾乎都帶有濃厚的挑釁意味與談判準備,意思就是「先恐嚇、再摸頭」後續情況絕對不會照著原劇本走,但25%的進口汽車關稅真的不合理嗎?其實這就是川普一貫的威嚇政策,逼得所有人都要表態。川普似乎將「關稅」做為其經濟策略之核心四處開戰,當然他也不怕,反正也不可能連任、甚至還有可能搞到多重官司纏身,不如做得轟轟烈烈在歷史上留名更開心!川普就職一個月內,就針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鄰近國家徵收25%的關稅(隨後急喊暫停、因為要談判),並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稅,並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因此大家都這麼覺得~美國這麼缺錢嗎?其實川普的目的在於「互惠關稅」公平交易,其理念在於之前美國對於各個國家太好、關稅太低,今天豈止是追求公平而已,還要將昔日虧欠美國的部分「連本帶利」通通討回來!是的,歐盟對進口汽車徵收10%的稅,但美國只對進口車徵收2.5%的關稅確實處於非對等狀態,川普認為這對美國汽車業者不公,但進口車關稅從2.5%突然暴增至25%也未免太機…車了吧!但這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各車廠在美國在地生產車輛,好增加美國的就業機會,但如果真的實行25%的進口車關稅制度,那先死的絕對會是美國基層消費者!

▲美國最便宜的汽車~Nissan Versa(就是新款的Tiida四門版)手排約1.7萬美金起、自排約1.9萬美金起
怎說?目前美國市場最便宜的汽車乃是Nissan、Kia、Mitsubishi的入門車款,沒有美國車的份。至於中低價位車款,清一色都出自於日系車廠,再來則是韓系品牌,至於美國新車市場銷售比例方面,約50%都是進口車。因此這25%的進口汽車關稅與25%的進口鋼鋁關稅一旦實施,美國將很難再買到廉價新車。偏偏汽車又是美國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代步工具,這絕對會出現「哀嚎遍野」的慘狀!而且對於美國汽車產業的保護成分有限,似乎沒有造福到任何人,除了美國政府的稅收。更精確的說明,如果25%的進口車關稅實施,原本在美國要價2.5萬美金的進口車,價格將會上漲0.625萬,也就是從2.5萬一口氣上漲到3.125萬的價格!2.5萬美金大約是82萬台幣、3.125萬美金則是103萬台幣,大概就是Honda HR-V當成CR-V在賣的狀況!相信很多人下不了手,或是要增貸非常多錢才能擁有一輛新車,讓美國家庭財務狀況雪上加霜,基本上美國經濟禁不起這樣的衝擊,因此會按照原計畫實行與持續下去的可能性不高,這意思就是川普只是想要逼迫全球各大車廠表態,而不是真的要撕破臉。目前Porsche、Audi、Mercedes-Benz…等車廠正在考慮如何擴大美國在地生產規模,不只是對應未來可能的進口車高關稅,同時還能均衡全球佈局,畢竟因戰爭、節能減碳、環保永續等因素,歐洲造車成本高昂已成事實且回不去了,加上中國市場慘遭排擠,除了美國與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也沒有其他地方好去了!當然,川普的目的如果達到了,也不可能真的實行那高達25%的進口車稅與鋼鋁進口關稅(25%沒有合理性、但10%就是對等性),否則一定引爆一波罷免潮或是…暗殺潮!是的,後者比較有效率…然而如果多數車廠不如川普的意,那相信10%的進口車關稅將很難避免,當然,那也是針對不同的國家與車廠來訂定,但這就意味著貿易戰即將爆發,全球經濟又將陷入另一波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