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lian-car.com/images/uploaded/IMG20250211100232I59895U2350.jpg)
Honda與Nissan合併觸礁,關鍵報告就在於:‧ Honda與Nissan的產品性質與銷售版圖過於相似,合併後「很難立即產生強烈的銷售火花」!意思就是許多產品與市場必須消失或合併,但損失者應該都會是Nissan!於是目前表示不滿的當然是Nissan,至於Honda則是繼續惦惦吃三碗公…‧ Honda與Nissan的企業文化與經營風格存在極大差異,合併後「一定會產生旺盛的溝通火花」!意思就是光意見相左雙方就要爭吵個老半天,到底還要不要做事啊?因Honda的態度就是要能完整操控Nissan,所以Nissan當然會抱怨這樣的婚前協議…2024年12月初的大事,在日本政府間接促成下,本田和日產簽署一份合作意向書,隨即展開二大汽車集團的合併計畫,運行方式乃是成立一個委員會,並討論建立一家新控股公司的可能性,新公司最快可於2026年投入運營,屆時Honda與Nissan的股票都將下市,改由新控股公司的股票上市。這看似為美好與公平的結局,但是對於二家公司的獲利與發展來說則是緩不濟急!因為在這種「看似合併、但各自為政」的多頭馬車情況下,相信Nissan很難轉虧為盈,即便2024年Nissan銷售量並沒有掉很多,全年共銷售出370萬輛新車,與2023年同期相較下滑約1%。但是就獲利來說,Nissan先前因庫存過多不得不虧本降價求售,直接犧牲新車銷售利潤,再加上運輸管銷成本上揚、原物料價格上漲、造車成本激增等因素,所有問題變得雪上加霜。然而Nissan並沒有嚴格執行開源節流、減肥瘦身、銷售變通等計畫(相信這就是Honda最不滿之處),最終導致財務危機,簡單說就是「賣一輛賠一輛、賣越多賠越多」,而且此病態行之有年,絕對會影響財務健康。即便Honda於2024年銷售量也僅有380萬輛(-4.6%)但財務結構良好,因此Honda的資本與市值估算乃是Nissan的5~10倍,吃下Nissan不是難事!雙方的合併計畫看似為聯合成立新控股公司,但Honda的看法乃是Nissan只配成為子公司受本田控制,不可能是對等的合作夥伴,未來也不會讓Nissan完全獨立運作,這和吉利汽車入主Volvo、Tata汽車收購Jaguar與Land Rover的情況大不相同。即便Nissan希望Honda扮演吉利或Tata的角色,就是僅出資就好、請不要干預內政、可以合作但請放手讓Nissan獨立運作。不過Honda相當崇尚日本武士精神,本質學能是一回事,「不講理由」「敗戰切腹」則是基本教義。既然今日乃是Nissan有求於Honda,無疑就是待嫁之身,那麼請先斬斷先前的孽緣~虧本單位請Nissan先行清理門戶,並贖回Renault手中持有的股份,基本上Honda並不想和Renault分享任何技術!
![](https://imgs.lian-car.com/images/uploaded/IMG20250211095817I91671U2350.jpg)
因此Honda要求Nissan提出轉虧為盈的重整計畫,事實上就是場杯酒釋兵權的鴻門宴,所以Nisaan不論怎麼調整產品陣線與銷售計畫,相信Honda都不會滿意,意思就是「直接交出多數高層職缺」讓Honda接手就對了!這相當符合Honda一貫的鐵腕作風,只是Nissan無法接受。當年Honda最犀利與經典的作品,其實都是本田宗一郎「罵」出來的!赫赫有名的台積電也是這樣,對於戰鬥民族來說這沒什麼好稀奇的,但充滿靡靡之音的Nisaan管理階層當然很難接受,顯然Nissan低估了Honda的猛虎之姿,並非每個人都能像「少年Pi的漂流日記」那樣能與虎和平相處且安然無事。至於另一個關鍵點「新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那更是難有共識,基本上Honda的觀點就是全盤掌控,但Nissan仍想要共享共榮,因此這部分不太可能達到共識,翻臉是遲早的事。然而就現況來說,Nissan因財務缺口研發遲滯,面對相對迫切的Hybrid與PHEV動力推展也顯得乏力,不論燃油、油電、純電新車推陳出新速度都顯得遲緩,技術或許不是問題,但已苦無資金調度,此時離開談判桌並不明智,但Nissan也不想讓這家擁有92年歷史的企業被併吞或是苟且偷生,目前正陷入二難局面。相較下Honda目前仍在積極研發電動車型,而且偏向豪華純電、非泛泛之輩且轉型企圖明確,展現穩紮穩打與雄心壯志。即便Nissan認為Honda很需要日產的電動車技術,但說穿了Honda目前的研發能量高於Nissan,無懼單打獨鬥、也不怕乾柴燒盡,反而比較慌亂者會是Nissan。然而Nissan不太可能繼續與Renault合作,Toyota也不可能對Nissan進行併購,所以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是Honda逼著Nissan就範,希望能以「本田覺得合理」的價碼完成Nissan的接枝動作,當然骨幹一定要是Honda,只是Nissan依然夢想著「二棵生命樹」的烏托邦。但拖延不是好事,因為這將導致原本有意購買Nissan汽車的消費者卻步,外加Nissan股價持續下跌與財務惡化,反而讓Honda獲得更多的談判籌碼!但這或許正是Honda的如意算盤,因此不動聲色地讓子彈飛一會…因此看似破局的狀態,最終雙方終究得回到談判桌上重新討論,除非Nissan還能找到更好的結婚對象、或是找到獨立經營妙方!但就此情況來說可能性都不高。因此未來發展大致上就是Nissan的抱怨,包括Honda誠意不足、條件嚴苛、難有共識,但Honda應該只是不發一語的冷笑…感覺好像是在甕中捉鱉一樣!但這樣的僵局不可能維持太久,畢竟Nissan的銀彈差不多只夠打到今年底,而且更承受不了談判破裂風暴下的銷售逆境,所以合併並沒有完全破局,就看Honda要把Nissan逼到何種程度而已,抑或是Nissan狗急跳牆真的找上鴻海集團也說不定…至少Nissan這塊金字招牌還能持續存在,並有機會發展更多元的電動車款,相當符合目前Nissan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