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五月中旬正式進入三級疫情警戒以來,歷經將近兩個半月的煎熬終於在七月下旬降至二級,疫苗施打覆蓋率也超過四成,然而因本土仍有零星疫情,加上Delta病毒來勢洶洶,同時農曆民俗月仍未結束,多少影響八月整體機車買氣,所幸九月前的開學潮和降級報復性消費衝刺了一波,也連帶讓八月銷售規模達66,603輛,比起七月增加了3,463輛,不過若和去年的84,195輛相比仍少了18,192輛。
由於高端、AZ、莫德納疫苗陸續到位,國人施打疫情意願高使覆蓋率超過40%,同時因控制得宜本土確診多為零星個位數,雖然離清零還有待努力,不過至少已降至二級且開始微解鋒,讓市場的零售消費買氣增溫,即使機車市場在六月份只交出4.7萬輛,七月份則增至6.3萬輛,到八月份更以66,603輛寫下今年前八個月第二高成績,主要是降級後的報復性消費啟動,機車業者也祭出更為優惠的購車方案,同時九月份正值學生開學,因此在市場需求面增加力道下,使得整體銷售量比起七月有顯著成長。


由於降級後出現買氣,同時也祭出各種優惠方案,各品牌也多呈現正成長,一如KYMCO縱使沒有新機種,且將重心先擺在電動機車iOnex上,但歷經六月調整產能後,八月份交出19,484輛、29.3%的成績,比起七月份的18,249輛、28.9%略有成長,而KYMCO之所以未能衝出大量,一來是消化累積已久的外銷訂單,另一則是所有廠商中受缺晶片影響最嚴重,再者則是移出部分產線生產i-ONE、S6、S7等電動機車,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影響銷售。不過縱使沒有全新機種,但單靠GP125和新名流兩大國民車系,以及熱銷的KRV依然能穩居冠軍。當然大家最期待的iOnex,其所增加的尊榮換電服務也在八月底正式上線,目前全台亦建置420能源站與25個專營據點,因此電動機車能否交出成績,應該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會更明朗。





雖然KYMCO也正式加入戰局,中華汽車也成為PBGN的一員,不過從目前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的銷售占比來看,四月份86.7:13.3、五月份86.2:13.8、六月份87:13、七月份88.4:11.6、八月份88.6:11.4,也就是說這五個月的變化幅度並大,今年前八個月比例約為9:1,也就是說整體上燃油機車仍是銷售市場的主力,在民眾的用車習慣尚未有顯著改變下,除非是政策上有非常大的轉變,否則短期內電動機車要有明顯成長恐怕不易。此外,最近因全球供需大增導致油價居高不下,原物料與航運成本增加使得車價調漲,以及影響購車意願最明顯的補助將在年底到期,因此是不是會導致板塊移動還有待日後觀察。


今年前八個月的總市場為463,165輛,比去年同期的583,880輛少了13萬輛,且離年底也只剩下四個月的時間,在怎麼加碼衝刺恐怕也很難維持去年百萬輛規模,所以在諸多因素分析,保守估計85萬輛將是今年機車整體銷售的極限,至於燃油機車和電動機車的比例,應該還是在9:1。而九月份起各品牌陸續將目標鎖定在「五倍券」,推測10月起應該會衝出另一波買氣,但先決條件是晶片供應與供車沒問題,也沒有爆發新疫情再度升級警戒來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