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之外


想組國家隊就別一心想換電,充電才是國際趨勢官爺們你懂嗎?  

撰文:蔡至兼 Chien

這幾年真的拜3C電池技術之賜,一度曾「消失匿跡」的電動交通工具似乎又捲土重來,而且在各國政府的鼓吹下變成一種全球趨勢,雖說台灣也沒在這股浪潮中缺席,但政府的策略案想法似乎與世界無法接軌,更別談要組國家隊進軍國際。

其實半個世紀之前因能源危機和公害污染的衝擊,不少車廠和業者有意重新開發電動汽機車(別懷疑,電動車百年前就有了,要不是美國德州石油的崛起,今天根本是電動汽機車滿天跑),以解決日趨嚴重的能源和污染問題,然而在電池等相關技術尚未到位下,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都還處於「實驗性」、「概念」、「及少量」階段,當歐美車廠投入氫燃料電池的時候,TOYOTA的Hybrid油電複合科技雖被譏為不入流卻也成為新勢力,隨後門外漢TESLA打著19世紀電流霸主Nikola Tesla的名號另闢一片天,以及NISSAN、MITSUBISHI等努力下,才將「電動」變成能源的新勢力,當然這一切發展都肇因於電池技術的進步。

只有台灣很奇怪,政府和民眾將換電視為王道(目前佔有率還是GOGORO最高),以使用習慣和佔有率來看在台灣是王道沒錯,但僅限於這個南北長400km的小島(或許有人會說沖繩也有,那還不是強而有力的日本股東才有機會拚海外?而且數量也不多),放眼日本、歐洲、印度乃至中國都是走充電模式而非換電,從日本HONDA PCX Electric、YAMAHA E-Vino到印度HERO El、Ather450、AVON E-Scoot,甚至歐洲BMW C Evolution、ADVIA EM100等,縱使有些電池可以拆卸,但都是提著回家充電,而不是到能源櫃更換電池,只有台灣因GOGORO走得早而立下這個規則,導致大家都以為換電才是首選,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誤導,而這也影響政府相關單位日後的決策,老想著換電可是難以打國際盃啊。

而為何說國際上都採用充電而非換電,就拿已經和生活不可分離的手機為例,在20年多前手機後蓋可拆卸、可更換電池的年代,市面上充斥著原廠和副廠的電池,充飽電用個三天一星期都不成問題,但進化到智慧型手機,功能多導致越來越耗電,連能拆背殼換電池的機種也成為少數族群,因此就不能再自行更換電池而是採用充電,電池壞了也只能更換,當然廠商之所以設計成不可更換電池,除了保有設計的協調性,成本也是一大考量,並能掌握顧客回原廠的動向,雖然失去便利性又產生不少的限制,但卻能降低使用劣質電池的安全問題,同時也提升電池回收的效率,然而龐大的廢棄電池卻也造成嚴重污染。

回到體積更大的汽機車,電池本身就比手機規格來得更大且重,成本也是非常驚人,雖曾有汽車業者提出更換電池的概念,但碰到諸多現實問題後的確難以真正落實;而機車,有人提出要更換電池的概念,但只有台灣真正地實現這個概念,其結果是為了車主必須建置大量的換電站,其建置建置與硬體成本非常高,就連電池數量也是車載的兩倍甚至更多,且廢棄後的電池如何處理更是一大問題;而電池衰退後的穩定性宛如不定時炸彈,完全就是一個社會公安,萬一哪天出問題責任歸屬該算誰,這點政府好像沒有想清楚,但全世界早已經想得很透徹。

電池製造過程中的污染就不多談,但換電櫃與充電所需要的能源量可就大不同,如果是建置龐大的換電櫃,不僅能源消耗量驚人,費用也來得更高,反觀若採用充電站在使用者立場更省荷包,消耗的電力遠低於換電櫃所需,而台灣完全是靠火力發電,其污染比燃油汽機車排放來得更大,只是一般的研究報告都著重在移動污染,等同於對燃油汽機車的污名化,說起來一點也不公平;而換電已經不是世界主流,畢竟大家只想看、想聽自己眼前所見的論點,倘若政府相關單位的官爺們只想著眼前「可能的利益」,又或者幕僚單位給了不正確的資訊,甚至是友好廠商不斷地洗腦,那麼想以換電來組成國家隊,只能說這只是嘴巴喊喊自爽的口號而已罷了!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