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車試


被顛覆的視界 McLaren 625C  

625C是McLaren針對亞洲市場而推出的車型,基本上可以看做是650S的低階版本,不過雖然馬力小了一點,但3.1秒的0~100km/h和8.8秒的0-200km/h加速也是普通跑車望塵莫及的水準。除了動力小一點之外,625C的避震跟煞車也軟了一點、弱了一點。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了。

以625C的標準來看,價格的確算是厚道。要知道,除了超過600匹的馬力,McLaren更是在625C的車身結構用上了重量僅為75Kg碳纖維單體車殼(MonoCell)。與它差不多價位的488GTB和小牛都還在使用鋁合金,蠻牛得要到大隻的Aventador級別才會用到碳纖維,更別說法拉利只有最頂尖的LaFerrari才有相似的車身結構。此外,625C還應用了與650S及MP4-12C相同的主動底盤控制系統(ProActive Chassis Control)以及制動輔助轉向系統(Brake Steer),相信網路上很多關於這兩項技術的說明,我不多談。

此時是不是突然覺得625C的C/P值高了?

 

畢竟是在賽道上駕駛,所以我換上了賽車鞋、戴上安全帽,用一種很柔軟的姿勢進入到625C的座艙。按下點火按鍵,轟的一聲8個氣缸順序甦醒,引擎低沉呻吟的透過ISG(聲波導入)傳入車廂,掛入D檔,鬆開刹車,625C慢慢駛上賽道。

我承認,面對這部馬力超過600匹、百公里加速僅需要3.1秒的猛獸,我一開始是有點害怕的,尤其是在冬雨後濕滑而又陰冷不堪成都賽車場上。前幾天在這比賽時,我駕駛B組賽車在賽道上SPIN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所以第一圈我開得相當保守。

 

必須說,溫溫的開,625C真是相當舒服,尤其是成都賽車場的T11號那個高速右彎中,因為路面顛簸起伏,很多超跑在這裡都難逃車身跳動的窘境,但625C在這裡卻相當服貼。雖然我依然不難感覺到車輪和懸掛在快速的上下動作,但車身卻沒有太多震動,我甚至覺得625C在這裡比我之前開過的M3更舒服,由此也可以想見,625C在日常駕駛時應該有相當的舒適度。

英國人說它是一部可以用來代步的超跑,此時我才知道真的沒有誇張。所以,從今以後我在馬路擁擠的車流中看到McLaren時,再不會有幸災樂禍心裡壞笑,我只會羡慕、妒忌那個開車的人。

很快的,大概是看出來我對賽道很熟悉,副駕的法國教練Ben鼓勵我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開,並讓我忽略他們設下的刹車提示點。於是,我把中控上控制動力的ADP調到賽道模式,把控制操控的ADP調至運動模式(為何不是賽道模式?因為這樣就得跟電子穩定系統說BYE了)。

 

出T14進入大直道後油門全開,625C沒有法拉利式的魔音灌腦,但伴隨同樣震撼的怒吼,M838T雙渦輪增壓引擎排山倒海的動力噴湧而來,指針飛快地向8500rpm的紅線區劃去,強烈的加速度將我死死按在座椅上,我甚至覺得我的思維已經跟不上身體,還沒來得及驚歎一聲,轉速拉到了紅線,升高一檔,然後一切又再來一遍。

 

上一次我感受到這樣的加速力,是用GT-R做彈射起步的時候。但相比GT-R那種短暫的高潮,625C的推背感顯然更加強勁和持久。強烈的加速度似乎壓縮了時間和空間,似乎就是一瞬間而已,我已經到達的了直道末端的刹車點,偷空瞄了一眼儀錶,我的表速竟然已經超過了250km/h!

250km/h!!!

要知道上周我參加成都賽車場舉辦的3小時耐力賽時,那部專業的1600cc B組賽車在大直道尾速不過才剛過160km/h而已,所以我可以在100米的時候才開始刹車。而開625C,我不得不在達到200m距離提示牌之前就要狠狠跺下刹車。

雖然沒有650S的碳陶瓷刹車盤,但前六後四卡鉗搭配前394mm後380mm鋼制通風盤刹車,依然能把強大的動能穩穩吸收,強大而又線性的減速曲線伴隨“轟、轟、轟”三下美妙的補油,電光火石之間變速箱已準確地從5檔退回到2檔。扭動方向盤向彎心殺過去,即便是在賽道模式上,625C的方向盤依舊不重,所以不用跟它搏鬥,625C沒有任何遲疑就執行了我的動作,而側向支撐也異常充裕,在彎道上幾乎感覺不到車輛側傾,手起刀落般,便將一個又一個彎角甩在身後。

在與625C熟悉了之後,我放開膽來試探底限。在10號彎順著彎勢加大油門以2檔出彎,我能夠很清晰地感覺到625C的尾部在動力驅動下向外劃出,那是非常非常線性、自然的動作,完完全全保留著和我的交流,絲毫不突然、不恐怖,甚至都沒有讓我覺得太刺激。稍一鬆油,車身很聽話的,立即又回復到那種軌道車般的穩定感。

這是很神奇的,明明是一部625hp的猛獸,車尾卻比幾個月前開過的M 135i更聽話;明明是一部百公里加速在3.1秒的超跑,它在極限狀態下的寬容度卻比很多所謂的運動車更高。要知道,如果換成是458或是小牛或是那個時代任何一部超跑,我絕對沒有勇氣在這樣的天氣和溫度下用這樣的方式來駕駛它,即便是在賽道上。

 

如果說對於625C我還有什麼遺憾,那便是它實在是太快、太理性了,英國人很善於利用空氣的下壓力、汽油的爆發力以及高科技來做出一部精準冷酷的駕駛機器,卻不像義大利人那麼善於煽動駕駛者的情緒。

這大概是我坐在625C的駕駛座上時,還會懷念法拉利的唯一理由。

 

文:柳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