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不少汽機車業者聊天,幾乎沒有一個人不為缺晶片及原物料所苦惱,以及空有訂單但交車卻遙遙無期,而先前是進口車候車期無法確定,如今戰火也蔓延到國產車,甚至還有業者表示凍漲撐不住準備調漲價格,看來消費者想在年底前購車,手腳不夠快恐怕會陷入候車的無限輪迴之中。
車廠晶片短缺,來自於供應鏈有人囤貨?
全球車用晶片之所以短缺,除了電動車的崛起和ADAS的需求量激增外,主要是現在的車用電子配備仰賴晶片度太高,舉凡ABS、電動椅、抬頭顯示儀、多媒體系統、Keyless等都需要晶片,所以不只家電3C搶晶片,汽機車場也搶得頭破血流。而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時,對於許多汽車廠將晶片短缺問題來源直指台積電,他不僅反駁更表示這個供應鏈當中一定有人在囤貨,與此同時也有學者從手機、筆電供應鏈也有囤貨情形來推斷,在車用晶片供應鏈較可能囤貨的是中國車廠上游相關的供應鏈業者,看來囤貨也是造成晶片短缺的主因;當然囤貨後又哄抬價格,也難怪成本大到讓業者受不了。 一輛車必須由上萬個零件所組成,要出廠可是「一個都不能少」,像今年八月底TOYOTA就宣布長達長達一個月日本14廠、27條產線大調整,影響所及包含TOYOTA和LEXUS在內高達58款車外,SUBARU也在九月初宣布日本當地的三廠停工10天,同為TOYOTA集團的DAIHATSU也因為武漢病毒在東南亞疫情加劇,讓不少零組件協力廠無法及時供貨,日本國內四個廠區也進行3-17天的停工,而這一切最大肇因除了致命的武漢病毒,其所衍生的供應鏈變化與缺晶片都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