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充電或換電式,電動機車無疑是這世紀最棒的發明。每次試駕電動機車都想起那個板南線還沒開通,還得在中華路南站或北車轉公車上學的高中生活,那段每天奔跑衝進校園的時光。
撰文:陳麥斯 Max攝影:Max






此次外觀一大亮點就是用上食用級PP塑膠料
Gogoro的確對台灣機車產業產生很大的衝擊,一開始大家也是以看好戲的心態,看這隻新創獨角獸什麼時候玩完。但從一代的跌跌撞撞到平價的Gogoro 2大幅擴張版圖,如今再推一款更低價的Gogoro 3 ,價格才是硬道理,Gogoro看來貫徹的還不錯。

經過實測杯架可放大杯手搖飲,但喝完還是放這裡會被風吹走
這次試駕我們借了快一週,但舉凡動力反應、外觀介紹乃至操控靈活程度,這篇試車文章都沒有。因為其他同業相關文章已經不勝枚舉,有興趣的讀者可自由轉台點閱,我們就日常面來好好體驗就好。

三代首度出現置杯架功能,不然就是得加購配件
與Gogoro 3相處的這幾天,沒有特意地去測極限,就單純的騎去上班跑記者會。在因緣際會之下,正好也租借Wemo騎了幾次。Gogoro 3當然加速特別在過橋時有力多了。但若是在一般道路騎乘,兩者加速差異感就不那麼明顯。


三代儀表較為精簡,也沒有方格旗功能
雖然實測Gogoro 3可以載著我這位百斤記者拉到90km/h的極速。但畢竟到了大叔年紀,不再是那個速克達道路小飛俠,若是真的要解速度的癮,借台紅牌去騎騎也夠了。因此對我而言,電動機車可不可以跟燃油車一樣快不是我這中年騎士首要。方便換電、易於維修與不常故障才是一台「國民車」該有的扮相。

尾燈位置三代更為高一些
換電這檔事就跟上廁所一樣,想上時一分鐘也等不了。因此跟加油站概念相似的換電站就個人立場是較為可行的。不過實際相處幾天後我們也發現,在尖峰期間常常會換到充不滿的電池,若等YAMAHA、PGO等換電者連盟加入後,這樣的情形勢必會更為常見,睿能必須提早佈局解決方案才是。

卡片式鑰匙體積較大,但未來有望整合於手機
誠如標題所言, Gogoro 3 說白話就是一台簡配版的 Gogoro 2。而睿能經過前幾年的磨練,行銷包裝功力大增,改採PP車殼省了烤漆成本,但Cost down這話太傷人,因此話術包裝成 Gogoro很貼心,往後車主不用擔心車殼擦傷的問題,而且這車殼還是食用等級素材,多潮啊!
在配備部分,若與Gogoro 2 Plus相比,Gogoro 3 Plus少了方向燈自動熄滅、方格旗加速、自動倒車與精簡版儀表,價格則是便宜3,820元 (以同等級同地區相同補助條件計算)。回過頭去算,3,820元買不買得的到這些配備呢?不過很會包裝的睿能早就想到這一招,不斷催眠你,這是國民車啦,大家不要這麼嚴苛!
雖然上述這些被拿掉的功能對日常騎乘實際的影響不那樣明顯,甚至簡配版的儀表後續維修價格還比較便宜(理論上應該是吧),但3,820的價差實在略嫌小氣,網路上也很鄉民也說就差一個杯架,還是多花三千多塊直上功能更齊全的Gogoro 2好了。
最後這一點與消費者無關,但睿能對車媒實在稱不上友善。長期睿能總是抱著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的心態。要吹風淋雨試車的,讓兩輪或是四輪媒體來。要專訪要餐敘的,財經雜誌跟3C線優先。採訪是如此,更別說廣告預算,成立至今多少年,一次廣告都沒拿到的車媒的大有人在,電視報卻有,你說這樣要怎麼做好朋友?四輪界也有個相似案例叫法拉利,若睿能也覺得Gogoro跟法拉利一樣是高不可攀的「精品」,那也只能說遺憾,但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