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至兼 Chien
對於小老百姓來說,「中華民國萬萬稅」是生活的日常,對政府來說也是「萬年不變的日常」,反正躺著就可以爽收,老百姓又不敢不繳,收不到門路多的大財團、富人的錢,當然就要找小老百姓開刀,而且還是躺著就可收的萬年不變、打死不改的收入! 對於貨物稅,是小老百姓心中的痛,尤其購買汽機車都要繳至少17%起跳的稅給政府,當初政府信誓旦旦承諾加入WT0關稅會一直降,有啦是有降啦!但貨物稅還是卡在哪裡,怎麼也不會消失,所以冤有頭債有主,你付那麼多錢買汽機車,其中至少有17%市政府收走;此外,對於車體在台灣打造的遊覽車安全問題,其實也和貨物稅有關,全車或者底盤進口要25%沒人受得了,但引擎、底盤分拆只要7-8%的貨物稅,你今天的業者會怎麼做?當然沒有人要全車進口,車價的1/4都必須繳納國庫!所以一出事社會矛頭就指向業者,卻沒有人真心討論貨物稅到底合不合理。 說起燃料費,最近也吵得沸沸揚揚,因為電動汽機車不需繳這筆費用卻也使用道路,確實有違公平正義,但既然是電動汽機車也在道路上使用,憑什麼不用繳這筆費用?雖說政府對燃料費的解釋是地方道路維護費用,是規費不是所謂的稅制,所以不是地方收入,但…別鬧了,這筆錢通通是繳給政府,根本沒有分什麼中央和地方好嗎?有劃分是你政府的事情,小老百姓根本不Care,但非常弔詭的是,既然稱為燃料費,為什麼要用在道路維護?而且要不就隨油徵收,這有這麼難嗎? 已經喊了好幾年的隨油徵收,至今連個蛋也沒有,且政府以「隨後徵收後油價更高」為理由似乎有恐嚇百姓之疑,但咱們所加的油已經被課過稅,還有加上空汙費和5%貨物稅,等同一頭牛被扒了好幾層皮,最後就是小老百姓買單,居然還好意思再收一次稅,而且管你有沒有上路加油,通通都要徵收,政府根本就是躺著收燃料費,但燃料費也不是拿來作與能源相關的事情,而是各地方的道路維護費用,那你乾脆改成道路使用費就好,何必弄個可以名正言順收費的名目?不過這東西最早必須追溯至「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的黨國時代,現在都已經進入21世紀了,是早該淘汰或者重新規畫的國家稅收。問我為什麼政府不去更動?天公伯啊我哪知啊!知道的只有「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公家機關。 如果今天要向電動汽車的車主徵收燃料費,我絕對不是唬爛,車主一定到財政部、交通部或凱道上抗議丟雞蛋,再不然就是集結起來讓交通癱瘓,而交通部也丟出個風向要評估隨「里程」或「重量」徵收,那麼就我個人觀察「重量」肯定比較合理,怎麼說?如果是隨里程徵收,勢必要在車上加裝監測硬體,那其結果恐怕下場與ETC相同-任憑財團把玩,而且其公平性也有待商榷。而隨重量徵收的話,車輛出廠證明上標示得一清二楚,白紙黑字跑不掉,尤其對道路破壞力最強大的大型重車、工程車輛、拖車,等更應該課徵高費用。當然對於電動車,以TESLA Model S 100D車型為例,車重就達2215kg,差不多車身大小的M,BENZ E220d 4MATIC,重量則是1940kg,哪款車對道路的壓力比較大顯然易見,而這也是電池技術尚未進步前,電動車所將面臨的宿命。這樣的結果要不要依照重量繳交所謂燃料費,應該就很清楚了。 為了環保節能鼓勵國人更換電動汽機車,政府為了推廣以稅收當誘因的確無可厚非,但如果真要平衡國家稅收,應該取消目前150c.c.以下機車免牌照稅的遊戲規則,而且無論燃油、電動一律乖乖繳稅(別小看排氣量只有150c.c.,保有率可是相當高,沒有個1,000萬輛也有個800萬輛),再者150c.c.以下機車都要繳燃料費,而燃料費的用途是在於道路維護,此外,既然電動汽機車也都有使用道路(除非擺在家裡都不上路),也必須分攤道路維護的費用,否則對其他用路人來說可是的完全不公平。 比較有趣的是,財政部認為調整既有的稅收會讓國庫收入短缺,為什麼政府官員會這麼認為?因為長期以來就是躺著爽爽收,其地位就如同「泰山」一樣動也不會動,也同時這也是政府非常穩定的收入,只要汽機車保有數不變或成長,收入根本完全不受景氣影響,老百姓每年可都要乖乖地繳,何樂而不為?其實不合時宜的燃料費和貨物稅早就面臨退場,但賣個庶民小吃的攤販都要開立統一發票,政府根本不會放過任何增加國庫收入的方法,總會想盡各種辦法和理由課你的稅。不敢(?)或課不到(因為很會避稅)大財團、富人的稅,就專找小老百姓的麻煩,這是各國政府所擅長,也是各國政府的日常,而台灣還有個特殊產物,就是高房價炒作者,就如立委高嘉瑜怒嗆財長「囤房稅不敢徵,機車貨物稅高達17趴」,想想這就是專找小老百姓開刀最血淋淋的例子,怎麼說?房價已經高到有薪階級買不起,多徵收17%貨物稅也讓機車變得非常不親民,也早就遠離庶民移動工具的定位。 回過頭來看,台灣有多少企業是設立在「XX群島」,為了是什麼,不是當地方光明媚,那裏可是全球有錢人的避稅天堂,政府不約束與重課這些企業,反倒是找小老百姓麻煩,試想搞不好課這些企業、大財團、富人的重稅,還能填補取消貨物稅、燃料費後的缺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