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聞


歐洲電動車銷售超越中國,全都是車廠為了不想繳罰款?  

撰文:蔡至兼 Chien

堪稱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中國,其驚人的佔有率全靠高額補助而來,但也是為了汽車工業「超英趕美」而來,然而2020年1-7月的總銷售量,卻首度被歐洲給超過,而歐洲之所以急起直追,似乎和車廠不想繳巨額罰款有關?

在21世紀正式崛起並成為與美國爭奪霸主地位的中國,早在20世紀的1990年代便大舉投入汽車工業發展,然而從發展的脈絡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為了提升競爭力,並制定全世界的統一規格,內燃機與油電複合動力技術的發展時間要比其他國家短,且直接跳到PHEV和電動化階段,除了國家大力補助和奧援,一言堂的體制也讓計畫推動順遂,當然也衍生出不少騙領補助的「騙子」;不過中國城為世界電動第一市場乃不爭的事實,這也讓原本堅持內燃機技術的歐美車廠紛紛搶進。尤其歐洲更因制定非常嚴苛的法規與罰則,車廠為了不想繳罰款必須乖乖跟著潮流走。

但有趣的是,根據統計2020年1-7月歐洲電動車總銷售量為514,959輛,而這比起中國的460,120輛要多出五萬輛左右,這可是歐洲首度超越中國的成績。探究其原因,是中國對於所謂「新能源汽車」的補助有所改變,歐洲也因2021 年將祭出高額的碳排放罰則所致。據了解中國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將補助延長至2022年底,不過有補助優惠的僅限於售價人民幣30萬元(約合新台幣130萬元)以下的車款(換電式除外),此舉最受衝擊的莫過於TESLA與BMW等品牌,基本上其他自主品牌的電動車售價多位在人民幣13萬元左右(約合新台幣56萬元),縱使補助只剩下人民幣1萬元(約合新台幣4.3萬元),但對消費者來說可是不無小補。

而歐洲因新環保法規(每公里CO2排放量低於95g)在2021年即將實施,以VW與FCA兩大集團為例,前者2021年面臨高達45億歐元(約合新台幣1560億元)的巨額罰款,後者則是24.6億歐元(約合新台幣852億元),就連JAGUAR LANDER也須繳付1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5億元)的罰金,這等於是辛苦努力半天的營業額有不少都必須繳給政府,對於車廠來說可是最不甘心付的錢,所以才會紛紛地投訴電動車的開發,真要說是為了趨勢而行,倒不如說是基於不想被罰款而為。當然這時就有個新興又穩賺不賠的行業就此誕生,那就是坐地起價的「販售碳權」,放眼全世界誰最具資格?當然就屬TESLA莫屬!

所以在這樣的高額罰款下,使得歐洲車廠必須朝電動化一途發展,說他是趨勢恐怕過於美化,不願繳罰款那才是真的,至於接下來歐洲是否會成為全球第一大的電動車市場?為了因應這嚴苛的法規,拚了命也要開發更多電動車來降低碳排放,機率肯定是非常大!而中國呢?在美中貿易大戰的壓力下,或許只剩下低單價電動車得以生存吧!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