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與生活


【市場評論】別傻了,汽車只有報復性帳單沒有報復性消費  

雖著台灣疫情逐漸解封舒緩,媒體界忽然多了一個愛用詞叫「報復性XX」

,如報復性出遊、報復性購物甚至在政治圈也有報復性罷免。那汽車圈也會有報復性行情嗎?

事實上翻遍經濟學或心理學教科書,沒有所謂「報復性消費」的說法,比較接近的論述是補償性心裡等等。不過這樣具有高度渲染力的詞彙,廠家當與媒體當然不路放過,畢竟悶了半年的銷售,誰都希望能在下半年有限的時間裡來個逆轉勝。

在解封後,各大風景區、餐廳與KTV人潮滿滿可以理解。但卻有車界發出新聞稿說,自家車輛不畏疫情,逆勢成長,理由是許多人怕搭公車群聚,因此購買汽車或摩托車。

這樣的論述不知道是不是大甲媽出巡托夢給這些行銷人員的,不然這說法實在廢到可以。首先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可以概分兩類,一是家裡有車,但上班地點停車不易,因此選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第二種是家裡沒車,所以他出入只能選擇大眾運輸工具。

在疫情期間,第一種人也許會增加開車的比例,所以沒有報不報復的問題。而第二種人,較高比例可能是經濟弱勢(如紐約地鐵),所以選擇搭乘大眾運輸系統。這些人有可能都去申請紓困貸款了,然後說這些人會因為怕群聚所以花上7萬多或是50多萬元去買台車,這論點實在很難說服人。

汽車是繼房地產之後許多人一生中第二高的消費。因此不大會有人用這種高單價商品來「報復」。相反的,因為疫情關係,許多人會擔心工作穩定、收入來源是否會減少,因此汽車消費只會出現「延遲效應」,並不會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不過在兩輪界還是有所謂的疫情概念股,在歐洲由於單車在疫情期間被列為民生必需品,加上當地單車風氣盛行,因此讓單車業者業績翻紅。不過業者也坦言,成長的車款,多是入門車型,高單價車款並沒有顯著變化。

當然花錢這是有時就是圖個爽感,若你能承擔報復性消費後的報復性帳單,那什麼都能買,什麼也都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