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事


誰是共享移動下的最大贏家?  

TEXT:蔡至兼 Chien

如果要談起交通工具共享的歷史,恐怕得從古埃及與中國周朝的傳驛說起,當時為了傳遞軍事情資須靠馬匹長途跋涉,為了避免馬匹累壞遂設置驛站,馬匹並非騎士所專屬,而是一種共用共享的交通工具,U-Bike、Uber、Zip-Car乃至We Mo甚至最新加入戰局的iRent則是21世紀的共享模式,只是馬匹換成汽機車與自行車罷了。但在這場顛覆行動的共享經濟中,到底誰才是最大贏家?

就如最近和泰汽車旗下的和雲行動服務,推出全方位的短租共享方案,將原本汽車的觸角伸及至最便利的電動機車,而且一口氣向KYMCO訂購3,000輛(第一階段為300輛)的Many EV電動機車,以及裝設IONEX車能網換電設備,且將服務限定在五都(雖然初期僅限雙北),如此的大手筆應該是嗅到龐大商機,以及未來民眾用車習慣的改變。當然此舉除了能讓KYMCO的電動機車能見度更高,也有利於IONEX車能網的推廣。但話說回來,為何和雲行動不採用已經建置大量換電站,且目前市佔率最高的GOGORO呢?主要原因仍在於購入成本太高,且GOGORO在某些系統仍不願意開放所致,另外最大問題應該是一般民眾無法立刻上手(機種操作介面有別於傳統機車,使用者必須花時間摸索),這對短租尤其是「騎了就走」的人而言,恐怕會造成不必要的金錢和時間損失。當然最重要的,應該是維修成本過高和備料問題,尤其這種共享車輛通常折損率不低,一旦故障而無法及時上線,就會造成和雲自己的損失。

而共享之所以能在這幾年受到重視,應該和大環境有關,基本上只有在荷包收入縮水時共享經濟才有機會大行其道,因為在景氣大好之際,每個人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交通工具,別說共享就連同事上班共乘恐怕也很難(畢竟大家下班時間不一),就拿美國最擁塞的洛杉磯來說,早在1990年代就為了解決交通和汙染等問題曾推行共乘上下班與通勤,但幾年下來成效實在不如預期,甚至車輛數更多讓交通更為壅塞,主要還是彼此時間難以配合;反倒是Uber、Zip-Car卻能在東西岸都市中獲得年輕世代的認同,表面上是環保節能,實際卻是為了荷包著想,畢竟無論在哪個國家,養車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與其買輛車養著,倒不如需要時再尋求代步工具來得妥當。 

然而若共享經濟逐漸成為主流,恐怕會對傳統汽機車的銷售造成衝擊,因為對能接受共享經濟的民眾來說,汽機車變成「非必要性」的消費品,也就沒有必要買來供養,燃料費、牌照稅與保險費不說,停車費、油資甚至維修保養或者罰單等,一整年下來乃可觀的數目,同時還得承擔開車、騎車時不小的危險和風險,倘若改以共享移動模式來取代傳統用車習慣,肯定可以省卻一大筆的費用;如果是搭乘Uber這類工具,更可以降低不少自駕自騎的風險。

有人說共享經濟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減少能源消耗,其實這只是一頂環保大帽,又有人說此乃民眾消費觀念的改變,說穿了只是不願面對景氣低迷、消費縮水的真相,但共享移動開始發酵後,其實便利度並沒有減少,反而是更多元化,移動成本相對來說更低,至於誰是最終贏家?相信應該非消費者莫屬。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