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車事


世紀騙局?THUNDER POWER秀完收錢拍拍屁股就落跑?  


頂著在2015年法蘭克福車展參展的光環,THUNDER POWER旗下第一輛電動車Alpha Car於日前在台亮相,對外宣稱要在2018年試產1萬輛,2019年在正式量產後以年產5萬輛提供市場需求,但這個「台皮中骨」的台灣之光,在諸多條件尚未到位下,居然誇下海口要在兩年內量產,如此的舉動倒是疑點重重,令人不禁懷疑其真正的動機。

首先,THUNDER POWER背後推手的「淳紳股限公司」,前身為「昶洧股份有限公司」(4529),但更早之前乃1987年創立的「力武電機」,原先從事馬達與電動工具機等代工業務,2001年上市,但2011年時現任董事長沈瑋入主後改名為「雷風」,轉型發展電動車開發業務,2012年全面退出工具機產業,並於2013年短暫投入食品買賣業務,並於同一年更名為「昶洧」,直到2017年8月又更改名稱為淳紳,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非常有趣,一家公司30年來共改名多次,這其中歷經虧損、易主、炒股,經營權不斷更換,「財務」和「股東」結構的問題肯定不小,當然也會讓人質疑其真正的目的。



另外,一輛車從開發到量產可是要經過長時間、大筆資金的投入,雖說2013年7月其前身昶洧曾公告董事會通過投資4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2.2億元),在中國設立汽車及電動車設計及生產相關業務,並將廠房設立於浙江紹興市,但單就新台幣12.2億元能做出一輛車,而且還是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只能說這家公司真的很神奇,縱使沈瑋曾透露累積至今已經投入1.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6億元),但站在專業角度來看,這點資金根本不夠。

同時,既然2019年要量產,2017年與桃園市政府簽下意向書要在觀音設廠生產電池包,並在同一地點尋找組裝廠,甚至還宣布除了義大利的研發中心外,也會陸續在中國贛州、台灣設立研發中心,光時間點來看要通過環評、硬體建置、產線試行等,除非是以「光速」進行,否則要在兩年內完成所有程序,只能說很難啊!



雖然2016年「昶洧」與贛州經濟開發區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合資成立的「贛州昶洧新能源汽車」,年底時佔地54公畝的廠房已竣工,Alpha Car量產版和最新的SUV也將再度參加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看起來就是要玩真的,且應該不少人認為都參加法蘭克福車展肯定假不了,但要知道,法蘭克福車展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參加(而且不少國際大廠已經宣布不參展),說穿了就是沒什麼了不起。基本上「淳紳」極「可能」正巧搭上這波中國新能源補助的順風車,與其他當地廠商聯手申請「補助款」,這又讓人聯想起先前中國的「巴鐵」,雷聲大雨點不說,到最後也只是一場騙局,廠商只要拿到政府的補助款後,最終兩手一攤「打完收工」,任誰也拿他沒辦法。


***本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