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與生活


新建物需留設汽機車充電管線,那現有的呢?  

最近參加一藝人朋友的婚宴,席間與另一酒商朋友閒聊,這位朋友對特斯拉很感興趣,車輛、價格都不是問題,問題是不知道該如何跟住家管委會溝通,溝通什麼?要在那開放式停車空間屬於他的車位上安裝一個充電設備。這是他唯一搞不定的事!

雖然說早期有一些勇士先驅在台灣正式導入特斯拉時就已經購入電動車使用,也成功加裝了充電設備,不過這還真是鳳毛麟角,少數中的少數!

以特斯拉的價位上來看,有能力購買的人應該也都不需要回去問爸媽還是擲筊,不過這可不像是買輛保時捷那麼容易,有配額、老婆同意,那就匯款吧!因為你得要確保車子開回家能充電,不然就只有新車交車那一天電飽飽,開回家之後沒辦法充電只能停著欣賞!

要嘛就得像這位中國土豪一樣有8級電工執照,還有不怕被電死的強心臟,開著特斯拉回鄉下,結果沒有充電樁!沒關係,爬上電桿動個手腳,真的太強悍!

在今年(2016年)9月,台北市環評委員會通過了『台北市宜居永續城市環境評估審議規範』,除對於使用綠能、節能減碳及環境品質提升方面的規定加以修正之外,最重要就是針對“友善綠色交通“上,增列了一條“汽機車停車位需有1/3安裝,或留設充電系統。意思是,以後新建房屋、大樓內的停車位,必須至少要有1/3車位上安裝有充電設備,或是預留充電設備的安置管路與空間。

當然,永續宜居嘛~一間房子少說有著近百年壽命,科技持續進步,而且速度之快,預先計畫以後的房屋要有充電設備提供給電動車輛使用,說不準10年內所有車輛都換成電動車,所以的確是合理,堪稱有遠見。

因為家中成員增加,近期一有空就到一些新的房屋建案參觀,這才發現其實現在許多新建房屋早就已經規劃了充電車位。好吧!這仍然無法解決我那酒商朋友的問題,總不能叫他為了特斯拉換房子吧!!

雖然我時常抨擊一些交通政策或法案,憑良心說,某些政策真的是立意良好,但是缺乏配套措施,造成根本無法解決問題或是產生許多模糊空間,而且擾民!

我們時常聽人提到台灣是特斯拉的誕生地,沒錯,特斯拉的輪圈、減速齒輪、整車線組都來自台灣,台灣也說要開發電動車,我不敢說那是個口號,只是,就算台灣一夜之間變成電動車第一名好了,可是整體環境對電動車而言根本不友善,公共空間缺乏充電設備,有設立充電設備的停車位被長期佔用,使用率根本趨近於零!

你說,特斯拉不是唯一的電動車,對BMW的i系列,說實在的,i3跟i8我就只有在原廠安排我試車的時候開了上路,然後就再也沒在路上看到過。

有,還有一個裕隆集團的電動車,那個TOBE跟LUXGEN的電動車根本沒有銷售呀!基本上裕隆電能只是霸著那個充電柱的規格而已,TOBE跟LUXGEN的電動車在充電時還分別在北科大跟裕隆新店自家總部燒了起來呢!

照片翻攝自蘋果日報

當我看到台北市環評委員會通過了『台北市宜居永續城市環境評估審議規範』,要求往後的建物必須要有充電設備或是留設充電設備安裝所需等等,我真的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開始,不過如何讓現有的建物能夠合法、安全的加裝充電設備這或許才是目前最需解決的議題。